top of page
hrduFZHQ.jpeg

莫伊傳說

​布袋暨皮影音樂劇

在毛利族和波利尼西亞神話中,有一個半神半人叫¨伊¨的神奇人物。有關他的傳說在紐西蘭至今仍舊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可說是毛利族特有的民間文化特色之一。

傳說中莫伊剛出生時,即被母親誤以為夭折,而被拋到海裡。一位叫Tanga nui te Rangi 祖先把¨莫伊¨救了回來,撫養長大,並教他巫術 。長大成人的莫伊尋找到了自己的母親,並隨她一同去¨另一個世界¨見他的天神父親Makéa。 Makéa認出自己的么子,並且預言¨莫伊¨將會擁有一個既燦爛卻又悲慘的戲劇性人生 。回到凡間的¨莫伊¨為了幫助人類,他試著增強自己的法力並對從祖先‘Muri Ranga Wenua’手中獲取的神聖下顎施加魔法,將其轉化成具有強大力量的魔法利器。對人充滿憐憫的¨莫伊¨,他的第一件偉大事蹟就是利用法術把太陽圍繞地球轉動的速度變緩,好讓人們能過上更好的日子。他也利用魔法下顎創造了魚鉤,並用它鉤起一座充滿生機的海島-紐西蘭。莫伊更不顧個人生命危險,使用計謀從掌管火的仙人手中取走了火種,並將火送給了人類。 不畏神力的毛伊甚至想挑戰死亡女神,也試著把‘長生不老’的奧秘帶給人類。但莫伊終究敵不過擁有強大法力的死亡之神。莫伊雖死,但他的死卻也給人世間帶來了生死的輪迴,讓人的生命能傳承不斷。從各方面來看,深具勇氣和智慧的英雄莫伊,慷慨好施,趾高氣揚,他不但不畏觸犯神靈,更運用來自神賦予的微小力量和自我的智慧戰勝殘酷的自然,協助人們朝更美好的生活邁進。

 

莫伊的這種英雄行徑幾乎與中國傳統小說中的孫悟空和民間的傳說人物濟公活佛如出一轍。 莫伊的傳說,雖然自悲傷始自悲劇終,但我們試圖以幽默的手法作為創作的基調,並融和在戲劇領域中三十多年的經驗與專業技巧,藉由東方布袋戲與皮影戲的演出型式來呈現。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有趣的整合傳達給觀眾一個更廣闊開放的世界觀。就如同傳統的皮影戲一般,音樂和吟唱是這場悲喜劇的重要元素,因此我們在這齣戲裡運用了傳統布袋戲,皮影戲的傳統唱腔及演出方式並加入演員的現場表演,更邀請到台灣現代音樂作曲家廖琳妮小姐譜寫樂曲,我們期望這個融合了傳統及現代的演岀能將觀眾帶入一個充滿驚奇和詩情四溢的異想世界。

6KhH6kQQ.jpeg

媒 體 報 導

鄭景䌢, 記者, 中央社

« 法國藝術家班任旅,巧妙交織戲偶、演員與現代音樂,在台北藝術節推出「莫伊傳說」,透過幽默化解生命中的暴力與悲傷。毛利傳說中的「莫伊」,一出生就被拋入海裡但沒有夭折,長大後學會魔法,尋回母親,與天神父親相認;回到凡間後,莫伊運用魔法及智慧不斷挑戰神祇,為人類爭取更好的生活,卻不敵死亡女神而犧牲生命,莫伊用死亡帶來生死輪迴,讓人類生命得以傳續不斷。死亡的震撼,卻孕育出蓬勃生機,開啟紐西蘭創世神話「莫伊傳說」的動人詩篇,台北藝術節今天在文山劇場推出「莫伊傳說」,由台灣國寶級藝師李天祿首席洋徒弟班任旅,藉由戲偶與音樂,構成⼀幅幅聲光澎湃、如交響樂般觸動人心的畫面。班任旅將神話視為解讀生命的達文西密碼,在傳統戲台上,搬演不同民族的原始傳說。
「莫伊傳說」藉皮影、傀儡、布袋戲偶與真人演員等多種形式呈現故事角色,戲偶依據毛利文化特徵全新打造,皮影戲偶由法國視覺藝術家與中國藝師魏金泉聯手繪製,呈現跨文化交流。「莫伊傳說」節奏轉換快速,幽默富有詩意,同時展現生命灰暗和力量,長期遊走於東西文化間的班任旅認為,暴力因子存在每個人的血液中,但可以透過幽默感化解,這次藉由神話故事,希望人們學會尊重異質文化的獨特生命觀。 »

賈亦珍, 作家, 聯合報

« 很難想像一齣戲可以跨文化、跨界到這種地步,班任旅的《莫伊傳說》就是這樣的一齣戲。它是偶戲,也是布袋戲,它還是皮影戲、外加傀儡戲,有些片段真人都上了場;它是法國人演的,使用的語文是法文,但故事內容卻是紐西蘭的原住民故事,哇!還真是極具全球化的一齣戲。
怎麼會有布袋戲䏆?為什麼要演紐西蘭原住民的故事䏆?說起來就是「緣份」二字。
很久以前他曾去紐西蘭表演,對當地原住民毛利族的故事很感興趣,而進行了一些資料採集工作,當時毛利族跟紐西蘭政府呈對立狀態,所以,他的行動引起了紐西蘭政府的關切,不但派情治人員跟監,最後還把他驅逐出境,15年後,紐西蘭政治情勢完全改觀,毛利族不再是個禁忌話題,而且更巧的是當初邀請他到紐 西蘭表演的策展人,15年後成了紐西蘭的文化部長,兩人取得聯絡後,班任旅決定做這齣《莫伊傳說》。 »

謝東寧, 導演 劇評家

« 彼 得‧ 布魯克在論及「傳統」(表演藝術)時說:「一旦歷史脈絡改變,崇高的型式就不一定是傳遞生動經驗的適當媒介」。而看完源自台灣傳統布袋戲,法國小宛然掌中劇團的《莫伊傳說》後,不禁要對這位李天祿的洋弟子(班任旅)致上最熱烈的掌聲,因為傳統布袋戲在此完全換了個新裝,卻還保留原有的精神特色,並且和其他領域,甚至是跨文化融合,䉰撞出一個充滿當代感,並具有普遍性的原始傳說故事,同時完成了兼具「藝術性」與「文化性」兩項相當難得的演出工作。在《莫伊傳說》演出中的一切元素,看似源自傳統,但都有令人驚奇的䮾用,譬如在傳統掌中戲型式舞台的立面,轉化成了一大兩小、三張皮影戲螢幕;而中間布袋戲偶的區域和戲臺外空間,還可以出現真人演員,同時連戲臺的頂端也可以有戲。這些豐富的空間層次,讓故事得以流暢進行,並且因應劇情需要,任意拼貼使用了包括臺灣布袋戲、中國皮影戲、西洋話劇、街頭雜䳭、民俗踩高蹺等不同表演型式,更加上了與臺灣當代音樂家合作的現場伴奏;而演出的故事更是遙遠紐西蘭的原住民故事,於是整場演出混雜了民俗傳統、跨文化、跨領域、但又具有當代風格之奇特氛圍。但別以為演出進行是嚴謹有序,整個故事結構與演出的節奏,還是保有少許野台戲班的閒散風格,筆者就特別喜歡這種在前台故事熱烈進行的罅伱,所窺探想像的後台手忙䳾亂之真實狀態。
故事的開始是主角莫伊的出生,母親以為是死胎被丟入海中,然後被人領養後莫伊死而復生,變成一個要替人類爭取更好生活的英雄,他帶領兄弟馴服了太陽、發明了魚鉤、釣到大魚成為紐西蘭的陸地、䫖了火神的火… 等等,這些小故事以幽默並且風格多樣的方式進行,許多光影段落並充滿詩意想像,但也不時夾雜著外國腔臺語、及美式饒舌音樂,讓現場充滿了因親切而發出的笑聲。但是故事的最後,莫伊從嬰兒出生的地方,爬進了死亡女神的肚子裡,英勇的他終究還是戰勝不了死亡,此刻,他又化身為開場時之嬰兒皮影形象,暗喻了(或許)莫伊將再度成為人類生生不息的誕生。英國次文化社會研究學者Dick Hedbige曾提出一個關於文化的「合成」(bricolage)概念,他認為處於社會次級地位的人民,常䮾用、合成主流文化之符號,成為一種階級「抵抗」(resistance )的實踐。但在《莫伊傳說》中,則是一個反向的操作,我們看到法國藝術家,放下自己(相對)的優勢文化,向古老民族模仿型式、學習故事,但用其不拘型式(之䮾用、合成)、尊重文化的精神完成了此次的演出。這不但是一個表演藝術,具有當代跨文化的精彩示範,同時也提醒我們的傳統藝術工作者,究竟其與今日之社會脈絡如何連結?相信,這是唯一讓傳統藝術可以脫離博物館,活在當代劇場的最重要關伴。. »

bottom of page